一级全黄少妇免费录像片,亚洲国产一区在线,日日操夜夜摸,都市激情久久,日日夜夜操av,国产视频在线一区二区,国产777777线观看视频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5-05-31 07:37:59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編10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編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能掌握詩歌的內容,會用不同的語氣朗誦詩歌,較有感情。

  2、 對做大班小朋友有份自豪感。

  活動準備:配樂的詩歌朗誦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 創(chuàng)設情景:教師講述自己的遭遇“有一天我到一個幼兒園去參觀,碰一個小朋友正在幫弟弟妹妹穿衣服,我問他:“你是哪個班的?”他自豪地對我說:‘我是大班小朋友!’我夸他真能干,他說‘這些是我應該的’。他還朗誦了一首詩歌給我聽,你們想聽嗎?”

  2、 老師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兩遍。

  3、 引導幼兒掌握詩歌內容

  (1) 詩歌的名字叫什么?

  (2) 詩歌里小朋友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4、 幼兒跟老師一起朗誦詩歌兩遍,學習新詞“夸獎”

  5、 分句練習。老師一句,幼兒一句,也可反過來。

  6、 將幼兒朗誦的'進行錄音,并欣賞。最后請聲音響的大聲朗誦一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1、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2、嘗試用各種辦法讓各種船浮到水面上;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

  設計理念:由于幼兒天生就愛玩水,為此本著教育內容要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fā)、關注兒童的興趣、引導兒童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提供選擇與創(chuàng)造的條件的理念,設計這節(jié)在水中玩船的,以游戲形式進行探索的'活動。

  教學準備:1、七種(七種以上)質地不同、補救方式不同的沉船;2、輔助材料:泡沫、塑料、紙、衛(wèi)生筷、鐵絲、透明膠、皮套,鹽;3、潛水艇模型。

  教學過程:

  1、出示潛水艇模型。

  ---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潛水艇是做什么用的?

  ---潛水艇是怎么在水里走的(進行演示)

  2、探索做小實驗

  ---出示七種質地不同的船,可這么多人就七只船怎

  么辦?讓幼兒感受合作,并提醒不搶、互相謙讓。

  ---老師和幼兒一起玩(請幼兒自己選擇一個伙伴,

  兩個人一起選擇一種船去玩)

  ---你們發(fā)現什么問題?(這些船都沉到水底)

  ---船在哪兒走?一起想辦法讓船都浮到水面上,

  ---幼兒探索,教師引導,

  3、再探索、留作業(yè)

  ---拿出胡蘿卜做的小船,問:剛才你們是用什么辦

  法讓胡蘿卜船浮在水面上的?出示鹽,把鹽放入

  水中,讓船浮上來。

  ---回家后你可以跟父母再探索,一起再試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學會比較重量。

  2、 知道輕與重的概念以及數量和重量的關系。

  活動準備 天平,膠水,彩色泡沫紙

  活動過程

  [導入]

  1.通過唱“蹺蹺板”這首兒歌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 蹺蹺板,真好玩

  你上天時我落地

  小小朋友不淘氣

  蹺蹺板,真好玩

  你落地時我上天

  小小朋友不煩厭

  [展開]

  1、向孩子們介紹并研究一下天平。

  - 這個是什么?

  - 天平長得像什么?

  - 用天平可以干什么?

  2、比較各種物品的重量。

 、 準備好不同重量的物品。

 、 先看一下它們的`大小再比較一下重量。

  ③ 直接用手稱一稱物品的重量,說說它們有什么差異。

  ④ 用天平稱一下再比較它們的重量。

  3、 觀察活動紙。

  - 它畫的是什么呢?

  - 我們來一起畫葡萄怎么樣?

  4、用準備的材料表現出葡萄的樣子。

 、 把泡沫紙剪成圓形。

 、 在大的葡萄串兒上盡可能多的粘上剪好的泡沫紙。

  ③ 在小的葡萄串兒上粘上3個泡沫紙。

  5、討論一下哪串兒葡萄更沉。

  6、對于同樣的一個物品,討論一下數量和重量的關系。

  [結尾]

  1、讓孩子們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內容與要求:

  1、嘗試合作整理書包,初步養(yǎng)成有序擺放物品的好習慣。

  2、萌發(fā)學做小學生的愿望。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收集書包;桌上放有教科書、練習本、鉛筆盒、鉛筆、卷筆刀、橡皮、尺、餐巾紙、茶壺、毽子、繩子、食品等,數量不一; 紙、彩筆,一組一份。

  設計思路:

  一、內容的選擇:

  本次活動是大班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下的一個活動,在這個主題的開展中,孩子們發(fā)現在幼兒園里的時間越來越短了,離開上小學越來越近了,因為在我們班級的墻面上有一個“離園倒計時”的角落,上面的數字顯示孩子們會過完一天就去掉一天的數字,使他們切身的感受到在園的天數越來越少了。那么,我們怎么樣為孩子做好上小學的充分準備呢?

  這些準備包括心理和物質上的準備,所以我們讓家長帶領孩子一起去購買書包和一些上小學時用的學習用品,讓孩子了解每一種學習用品的名稱、用途和使用方法;向孩子說一些小學生的行為準則等,這樣,在心理和物質上為孩子上小學作了準備。

  二、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主要通過觀察比較法討論書包的不同,主要是通過提問的的形式發(fā)散幼兒思維,“他們兩個的書包一樣嗎?”“書包到底有什么用呢?為什么小學生要背書包上學?書包里要放些什么呢?”

  第二環(huán)節(jié)書包里到底要放些什么,怎么放,在他們的頭腦中是不清晰的,因此在活動中通過讓孩子去選擇、去思考、去討論、去練習,去記錄等,養(yǎng)成分類擺放物品的好習慣,來得到一些比較清晰的概念,獲取一些比較適用的方法。這對孩子上小學是非常有幫助的;顒拥男问轿沂亲尯⒆硬僮髟谇,討論在后,讓孩子去主動地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來獲得真切的感受,盡量做到讓活動的內容從孩子們的生活中來,又回歸到孩子的生活中去,力求去解決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第三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延伸活動提升幼兒在整理書包時要養(yǎng)成分類擺放的好習慣外,在生活中也要養(yǎng)成養(yǎng)成分類擺放物品的好習慣。

  方法的利用:主要是比較法、提問討論法和操作法

  三、細節(jié)思考:

  1)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當幼兒發(fā)現有相同書包時,及時討論怎樣識別?以便幼兒更清楚的區(qū)別自己與他人的東西。

  2)在材料投放時考慮的比較周到,如生活、體育、文具(各種大小不一的尺)、食品等

  活動價值:抓住幼兒對書包的興趣,引起幼兒們將有關書包的零散經驗進行歸納和提升,不僅有利于幼兒加深對書包的認識,采用記錄的形式更有利于幼兒養(yǎng)成分類擺放物品的好習慣。

  活動流程:

  觀察發(fā)現——嘗試整理——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觀察發(fā)現

  1、聽音樂說說聽了以后心情怎樣?音樂中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

  2、看PPT,原來是小學生去上學,去上學要背什么?可我們發(fā)現上幼兒園有的幼兒也會背上小書包,看看她們兩個人背的包有什么不同?

  2、為什么上學要背書包呢?書包里要放些什么呢?幼兒自由猜測討論

  3、小結:原來書包是我們上小學后要每天背著它去學校的,里面放的是我們學習的書本、文具和用品,它是小學生的'好朋友。

  二、嘗試整理

  1、出示物品,有的物品是書包里的朋友,有的不是書包里的朋友,請小朋友們學做小學生,幫忙整理書包啦!

  2、整理小書包并記錄

  1)、請將桌子上的物品選擇放入書包,想一想,哪些東西是上小學時必須要帶好的;哪些東西是可以帶著上小學的,想想為什么要帶上這些;還有哪些東西是不能帶到學校里去的,想想為什么不能帶?

  2)、小組合作整理并記錄(教師觀察幼兒選擇和記錄情況)

  3)引導幼兒怎么樣才能將書包里的朋友放整齊?用記錄的形式表示出來。

  3、分享交流

  1、請幼兒邊看記錄邊介紹:你是怎么放的?這些表示什么?為什么這么放?討論這樣的辦法好不好?你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2、引導幼兒發(fā)現問題:有的書包里很亂,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3、重點討論體育用品和書本放一起是否合適,為什么?

  4、小結:因為書包里的朋友有很多,所以我們以后上小學去的時候,要每天整理好我們的小書包,養(yǎng)成分類擺放的好習慣,把文具用品放在一起,書放在一起,本子放一起,生活用品放一起,還有體育用品放一起,這樣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還要愛護好書包里的這些東西。

  三、延伸活動

  在我們生活中除了在整理書包時要養(yǎng)成分類擺放的好習慣外,還有哪些地方也要這樣?

  活動反思:

  本課通過整理書包萌發(fā)做小學生的愿望。并知道整理書包的重要性,學習整理書包,有初步的責任意識。在這節(jié)課上主要是讓孩子們對書包內該放些什么、每天怎樣整理書包讓他們產生興趣,并加以了解。為了幫助孩子了解上述內容,養(yǎng)成自我服務的意識,并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當一名小學生的愿望,我還讓他們來比賽整理自己的書包活動,并一起討論。在教學設計上,按照書本的教案原則:來上這節(jié)課。

  不足點:

  1、在教學中要重視關注全體學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自己發(fā)揮。

  2、在孩子們整理書包時,沒有很好的給他們歸類,有些幼兒還特別的迷茫,和不知道該怎么整理。

  3、在課上也沒有讓更多的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書包,也沒能讓幼兒在互相欣賞中了解書包的作用,我只是請了一小部分幼兒來介紹自己的書包。

  4、在幼兒自己整理書包時,也沒有也沒有給幼兒講明白書包有很多夾層,具體怎么來把自己的書包歸類,也沒有講清楚。

  5、如果我能在課上給孩子們第二次給書包分類,再次強調物品的分類,那孩子們可能還會更加記住每天應怎樣整理書包,會對這節(jié)更加感興趣的。

  孩子們通過這節(jié)課了解小學生也是有書包的,并會初步的給書包里的東西分出一些簡單的類,這點還是可以的。

  小百科:書包,是指用布、皮革等制成的袋子。學生用來攜帶課本、文具用品。根據消費者審美品位的改變,書包發(fā)展出了一種更能減輕學生負擔的書包——箱包。箱包的材質更加多樣化。真皮、PU、滌綸、帆布、棉麻等質地箱包引領時尚潮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剛過元宵節(jié),兒童還沉浸在節(jié)日的歡快中。但是很少有兒童知道元宵節(jié)的來歷。通過這次的活動讓幼兒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把傳統(tǒng)傳承下去。

  活動目標

  1、讓孩子了解元宵節(jié)的歷史,感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悠久歷史。

  2、讓孩子們深刻感觸到要傳承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3、知道節(jié)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元宵節(jié)的快樂。

  5、知道節(jié)日時人們主要的慶;顒。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元宵節(jié)的來歷

  活動過程

  一、教師設疑,元宵節(jié)是怎么來的呢?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

  二、教師講述故事并提問問題

  師:元宵節(jié)是怎么來的呢?

  幼:玉帝要燒毀民間,所以人們得知消息后提前掛燈籠放煙火,免去了這一難。

  教師講述第二遍故事

  師:元宵節(jié)的歷史悠久,人們從古至今,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用同樣的方式來慶祝這一個節(jié)日,到了現在過元宵節(jié)意味著什么呢?

  幼:看花燈、吃湯圓等

  教師總結,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以掛燈籠的形勢,來表達自己的喜悅,歡慶一年的豐收,喜氣洋洋、快樂融融。

  三、讓幼兒把元宵節(jié)的來歷回家考考爸爸媽媽,給他們講故事《元宵節(jié)的來歷》。

  教學反思

  《元宵節(jié)的故事》是一個神話傳說,傳達的是一份濃濃的愛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為了感謝仙女救了人間的百姓,讓孩子們感觸到,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傳承熱愛、歌頌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會專注地傾聽同伴談話,學習別人的談話經驗。

  2.使幼兒積極參與交談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在天空中飛翔

  2.課件-動畫片:你能飛嗎

  3.課件-音樂:在天空中飛翔

  動畫片

  動畫片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動畫片,引出談話話題。

  1.老師先請小朋友看一個非常好看的動畫片,你們喜歡看嗎?

  2.動畫片中有誰?小鳥有什么本領?

  二、展開

  1.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讓幼兒自由交談,要求圍繞鳥兒的本領來談,啟發(fā)幼兒回憶見過或聽過的`事,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教師傾聽幼兒談話,提醒幼兒專心聽同伴談話,了解別人說了什么,還有什么沒說,自己可以說得與別人不一樣。

  3.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

  談論:小鳥為什么能在天空中飛翔?

 。1)小鳥為什么會飛?

 。ㄐ▲B有一對翅膀)

 。2)還有誰有翅膀?有了翅膀它們能干些什么?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4.圍繞:如果你會飛,進行談論

 。1)如果你有了翅膀,你會做些什么?

 。2)你會做些特別的事嗎?

  (3)你想為別人做些什么事?做些別人做不到的事?

 。4)你還希望誰也會飛,為什么?

 。5)教師引起話題幫助幼兒發(fā)揮想像,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5..播放動畫片:你能飛嗎

  圍繞動畫片,激發(fā)幼兒思考興趣

  公雞也有翅膀,為什么飛不到天空中?

  三、結束

  音樂:在天空中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一】目標:

  1、在看看、聽聽、講講中理解鳥類筑巢的不同方法,積累相關經驗。

  2、樂意用語言和動作表現鳥類筑巢的不同方法,并知道鳥兒是我們的朋友,產生對鳥類的愛護及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準備:

  豐富相關知識,每人一冊圖書。

  三、過程:

  (一)猜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謎語:“不用手,不用斧,就能造出美麗的小茅屋!保B巢)

 。ǘ⿲牍适、激發(fā)興趣1、出示四類鳥(山雀、老鷹、啄木鳥、火烈鳥)問問這些鳥你們認識嗎?

  2、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3、它們還是建筑師呢,它們建造的房子是怎么樣的?大家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ㄈ┬蕾p故事,理解內容提問:

  1、麗麗出門后,遇到了那些鳥類朋友?

  2、這些鳥朋友正在干什么?它們是怎樣筑巢的?

  3、它們筑巢的方法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4、你最喜歡哪一類鳥兒朋友,為什么?

  5、如果你是一只鳥兒,你會怎樣筑巢呢?

 。ㄋ模┰僖淮瓮暾蕾p,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及對鳥類的關愛之情。

  1、提問:鳥類是動物朋友,為什么說它是建筑師?

  2、世界上的.鳥有九千多種,你知道還有哪些鳥會筑巢嗎?它們又是用什么材料筑巢的?

  3、鳥類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它們、愛護它們呢?

  4、小結:讓我們種更多的樹,并向人們宣傳鳥是人類的好朋友,讓我們的地球成為一個人類和動物和諧相處的綠色大家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玩球,讓幼兒發(fā)現玩球的各種方法,體會玩球的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團結友愛的'品質。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個皮球。

  2.錄音機,磁帶。呼啦圈,小棒,飲料瓶,積木板,羽毛球拍,保齡球,平衡木等。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幼兒隨教師自由入活動場地。

  2.幼兒聽音樂《健康歌》做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

  玩球1.拿球,讓球圍繞幼兒身體及腳各轉一圈,以激發(fā)幼兒玩球的興趣。

  2.拍球(1)以不同方法拍球:

  一只手拍球,雙手拍球,快拍和慢拍等,讓幼兒體會快拍與慢拍的不同。

  (2)花樣拍球教師在幼兒已經學會基本的拍皮球技能后,啟發(fā)幼兒在以會的基礎上,變換花樣拍球,并請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示范,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如:用手背拍球,背手拍球,轉圈拍球,胯下拍球,兩個小朋友互相交換拍球等。

  3.鞏固游戲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做兩個游戲加以鞏固。

  (1)運西瓜在活動中教師和幼兒一起將皮球當做西瓜,并想出各種辦法,將"大西瓜"運到目的地。

  (2)自由選材游戲教師提供豐富的材料,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材料玩球,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三:小結

  聽音樂活動一下,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玩球的感覺。將自己的問題拿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把自己認為好的方法告訴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嘗試將規(guī)則圖形二等分、四等分。

  2.通過分蛋糕游戲感知理解圖形的分合變化。

  3.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探索發(fā)現的快樂。

  4. 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5.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等分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能通過游戲操作把圖形等分。

  活動難點:感知理解一個圖形能夠分成相同的幾部分。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學具:每小組若干正方形和長方形彩紙。剪刀,黑色水彩筆。每組一個空的小籃子。

  2.教具 :自編故事《小熊過生日》,講述小熊過生日請朋友吃蛋糕,隨著來訪朋友的人數多少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平分蛋糕。自制正方形、長方形蛋糕圖片,小熊、小豬、小馬、小牛圖片。教師用正方形和長方形白紙若干張。水彩筆。黑板。事先畫好的分割完成圖(見教材,去掉分割長方形的不等梯形)。

  活動過程:

  一、復習拼圖,感知回顧圖形的分合關系。

  1.用大小不一的三角形、長方形,找到一樣的朋友拼成正方形、長方形。

  2.幼兒操作的時候教師參與觀察了解幼兒的拼法,了解現有經驗。

  故事引入,初步感知分蛋糕。

  1.小熊過生日請朋友吃正方形的蛋糕,來了一只小豬好朋友,兩個人怎么分吃蛋糕?

  教師鼓勵幼兒設想分蛋糕的方法,說明要把蛋糕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部分,傾聽幼兒表達想法,詢問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蛋糕分好的兩塊是一樣的,肯定幼兒的設想并請幼兒前來嘗試用紙嘗試對角折、對邊折的方法折出印痕、畫線條,詳細講解過程,使幼兒看見正方形蛋糕被“畫”成了兩個三角形和兩個長方形,將圖形留在黑板上,問問幼兒在哪里見過這樣的.圖形。

  2.教師小結:先把正方形對角和對邊折紙、再畫線的方法可以把正方形蛋糕分成兩塊一樣的。

  二、初步嘗試操作。

  1.給小熊分蛋糕。幼兒用剛才看見的方法用剪刀把正方形彩紙折、畫、剪成二等分圖形,把分好的圖形放在小組桌子中間的小籃子里。

  2.幼兒分割的時候,教師觀察、互動,和幼兒交流討論自己是怎樣分的,分好的兩塊蛋糕是不是一樣大的,給幼兒分好的圖形拍照。

  3.看照片小結幼兒的成功嘗試,說明一塊蛋糕分成了兩塊一樣大的,幼兒會發(fā)現在正方形里,對邊折的時候豎線和橫線分割出的圖形是一樣的。

  4.故事繼續(xù),圖形引申。

  ——教師 :小熊和小豬都喜歡吃蛋糕,小熊的蛋糕很快吃完了,其實小豬也帶了蛋糕:長方形蛋糕!這該怎么分呢?

  ——鼓勵幼兒思考用剛才折紙的經驗進行對角折、對邊折、畫線條。

  ——發(fā)現長方形折后和正方形蛋糕的形狀不同,也發(fā)現橫對邊折和豎對邊折折出的圖形是不一樣的,把折好、畫好線條的圖形和正方形的一起陳列,觀察它們的不一樣。

  ——幼兒把長方形圖形剪成二等分圖形,放在小籃子里。

  ——幼兒操作的時候,教師給剪好的圖形拍照。

  5.觀看照片小結。長方形也可以分成兩個一樣的圖形,分享交流大家是怎樣分的。

  三、運用已有經驗探索四等分,提升思考和實踐能力。

  1.教師 :又來了兩個好朋友,小馬和小牛,他們也帶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蛋糕來祝賀。4個人怎么分蛋糕?

  2.根據幼兒意愿例如先分正方形。師生討論怎樣把一個正方形分成4個一樣的。教師:剛才我們用了對角折、對邊折的方法,折了一次,F在要分成4份,還是用這個方法嗎?怎么折?折幾次?

  ——請幼兒示范,如對角折紙、畫出線條。

  ——還可以怎么折?另取一張紙,對邊折紙。

  ——還有其他方法嗎?如幼兒說不出,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思考折疊的不同方向,或者說出自己和大家不一樣的辦法,進行示范。

  3.長方形的蛋糕怎樣分成4份呢?

  ————請幼兒示范折紙、畫出線條。

  ——還能怎么折?另取一張紙。

  還有其他方法嗎?如幼兒說不出,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思考折疊的不同方向,或者說出自己和大家不一樣的辦法,進行示范。

  ——把折好、畫出線條的圖形出示在黑板上。

  4.問問幼兒在哪里見過這樣的圖形?都是正方形和長方形變化出來的,它們和剛才只折一次的圖形有什么不一樣?

  5.幼兒操作把正方形和長方形四等分。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幫助個別幼兒進一步梳理折紙分割的方法,對幼兒的細心提出積極的鼓勵和肯定。并為幼兒的操作結果拍照。

  ——在長方形四等分中,幼兒可能會有豎著等分的現象,使得長方形被分成了4個長細條,這也是一種分法,教師應予以說明和肯定。

  6.觀看照片小結。把正方形和長方形分成4份,要用到和分成2份一樣的方法,但需要多折、多畫、多剪,分好的幾個圖形就是一樣的。

  四、回顧、總結。

  1.在黑板上豎排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圖片各一張,和幼兒一起回顧、討論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

  2.隨著幼兒的回顧、表達,教師在每個圖片的的右側貼上事先畫好的分割完成圖,如對應正方形圖片的是一張畫著一條對角線的正方形,畫著一條中間分割線的正方形,畫著兩條對角線的正方形,畫著中心十字線的正方形,畫著豎線分割成四塊的正方形。長方形同理出示。

  3.師生共同觀看,用歸納、表述的方式整理思考,鞏固習得經驗。

  延伸活動:

  1、把幼兒操作剪好的小圖形分類、壓膜,放在科學區(qū)域,供幼兒練習拼圖和分割,鞏固對圖形分合的經驗認識。

  2、在數學活動中繼續(xù)開展圖形認知活動。

  3.鼓勵幼兒在家里找一找由幾個小圖形拼成一樣家具等的物品將數學經驗運用到生活中去,又使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夠遷移到后續(xù)數學活動中,不斷增長新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大班科學:動物怎樣過冬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2、幼兒能大膽選擇并講述選擇的理由。

  3、激發(fā)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

  活動準備:

  操作卡人手一份、小動物圖片若干、課件、投影儀、沙包、枕頭、南飛標記。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興趣。

  1、(放映幻燈片)“圖片上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冬天)“冬天的天氣怎么樣?”(很冷)“冬天我們是怎樣過冬的?”(穿棉衣、開空調、取暖器、常在室內活動、加強鍛煉等)

2、“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幼兒講述)總結:動物過冬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有冬眠過冬,儲食過冬,南飛過冬等,分別解釋。

  二、幼兒操作。

 。ǚ庞郴脽羝斑@里有幾個動物,我們來認識一下(螞蟻、松鼠、天鵝、燕子、熊、烏龜),請小朋友猜一猜這些動物分別是怎樣過冬的?想好以后把這些小動物貼到操作卡中,在操作的時候想一想你選擇的理由!

  三、講評。

  1、“請你拿好你的操作卡,來講一講你的選擇”(投影儀中展示)“你為什么認為這個動物是這樣過冬的?”(幼兒講述)

  2、總結:(放映幻燈片)熊和烏龜都是冬眠過冬的,因為他們在冬天來臨之前吃大量的食物,整個冬天他們就可以睡覺,不吃東西了,還有一些其他的動物像蛇、青蛙、蝙蝠、刺猬都是冬眠的動物;螞蟻和松鼠是在自己的洞里過冬的.,因為冬天出去找食會很冷,所以提前把整個冬天的糧食準備好過冬,還有兔子、小蜜蜂都是儲食過冬的;因為天冬天的時候南方比較暖和,所以天鵝和燕子會選擇南飛過冬,除了天鵝和燕子會南飛過冬,還有很多候鳥會南飛,像杜鵑、大雁、黃鸝、丹頂鶴,他們都是隨著氣候的變化而遷徙的鳥。

  四、拓展知識。

  “我們再一起來看一看小動物過冬的方式吧!”(播放課件)

  五、游戲的方式鞏固知識。

  介紹玩法:三種東西(枕頭、沙包、南標記)分別是三種過冬方式,幼兒隨意挑選一張動物圖片,然后選擇相應的過冬方式,選擇正確有獎品。

  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在操作區(qū)中投放操作卡和動物圖片。

  2、在科學區(qū)中投放動物過冬的圖書。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yōu)質課:動物的防身絕招

  預設目標:

  1、發(fā)現動物為了生存而采取的幾種自我保護方法。

  2、萌發(fā)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

  3、通過身體表演進一步加深對動物自我保護方式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

  2、小動物頭飾,用縐紙編成的“尾巴”,吸吸果凍瓶4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捉迷藏。

  1、我們一起來玩?zhèn)捉迷藏的游戲,我數1、2、3小朋友躲起來。

  2、討論: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師小結。

  二、隱身妙招

  1、了解小動物的.隱身妙招。

  師:小動物們也在捉迷藏,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然后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動物,它躲在了哪里?

  (觀看課件:枯葉蝶飛到樹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鉆到草叢中的動畫。)

  2、 身體表演:枯葉蝶飛到樹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鉆到草叢中。

  3、這些動物有什么樣的保護自己的本領?

  小結:隱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與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十分相近,用來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fā)現。

  4、啟發(fā)幼兒講述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隱身的本領?

  三、討論動物的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觀看課件。在觀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提問:你看到了哪個動物,它是怎么保護自己的?

  (講出一種,點擊出現相應字寶寶和相應動物的頭像)

  盔甲:烏龜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氣:黃鼠狼

  裝死:狐貍

  3、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明的,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們真是能干的小動物。

  四、表演防身術。

  教師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幼兒回答是誰?是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的?

  現在我們來玩?zhèn)游戲,小朋友可以變成任何一種小動物,戴上頭飾跟著音樂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來了,怎么辦呢?你就要用你變的小動物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看誰模仿得最像!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多變的天氣》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了解常見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情況。

  3.知道氣象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活動準備

  課件、表格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了解氣象與軍事的關系。

  1.讓幼兒先來欣賞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叫諸葛亮,他利用天氣在3天時間造了10萬支箭,是怎么辦到的.呢?

  2.讓幼兒通過故事思考諸葛亮是怎么知道會有霧天呢?

  二、了解常見的和惡劣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

  1.除了霧天,你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天氣?

  2.了解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并觀看課件。

  3.你們是怎么知道天氣情況的?

 。ǘ绦、電視、報紙等)

  4. 欣賞一段天氣預報,了解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

 。ㄌ鞖、溫度、穿衣指數等)

  四、了解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趣味問答

  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溫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么?

  五、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溫度、溫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發(fā)對這一自然現象的興趣。

  3、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操作活動,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求知欲望。

  二、活動材料:

  1、彩色紙剪的各種物體形象,立體玩具和影子棋盤。

  2、白紙、手電筒、膠水若干,記錄紙人手一份。

  3、無影燈圖片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1 以談話活動“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兒探索欲望。

  師: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樣的嗎?

  師:今天我們準備了四組材料玩影子,而且這四組材料都不一樣,你可以選擇喜歡的材料玩一玩、畫一畫,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

  2、幼兒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與光線的關系。

  師:你們發(fā)現了什么?(個別幼兒演示并介紹記錄結果)

  師:(整理記錄)當光線位置變化了,影子會變;當物體位置變化了,影子同樣會變。

 。ㄊ緢D一)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示圖二)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玩“影子棋盤”。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分別選擇紅方、藍方。輪流把中間的水彩筆的影子照在對方的棋盤標志上,影子的最遠處停在不同的標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數,比一比誰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種運用。

  師:影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對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們什么時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動:踩影子。

  6、親子活動:制作影子鐘

  四、注意事項

  為了活動的效果,活動教室的窗戶最好用防紫外線的窗簾進行遮擋。

  五、知識背景材料:

  影子產生條件: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采訪等方式了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啟發(fā)幼兒從物體發(fā)信號、用聲音發(fā)信號、用文字發(fā)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fā)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fā)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fā)傳真、發(fā)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fā)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了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游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后,再一個一個的往后傳,各組最后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qū)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制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提供道具。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螃蟹

  課題生成:

  在主題活動《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中,我們從小班起重點介紹地球七的動物。于是幼兒、老師共同收集了幾種動物如兔子、金魚、寄居蟹,幼兒對這些活生生的動物很感興趣。

  “菊香蟹肥”的時節(jié),幼兒都吃過螃蟹,他們帶來了蟹殼,他們說:熟螃蟹是紅色的。因為螃蟹的大鉗子要夾人,父母都不讓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兒卻有著強烈的興趣。于是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為幼兒提供條件,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探索。

  活動目標:

  1、充分體驗探索活動的'快樂。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學會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

  3、激勵幼兒勇敢探索,積累一些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1、四十只小螃蟹,兩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夾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只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問:你們知道螃蟹嗎?(知道)在家里爸爸媽媽讓你們玩嗎?(不)為什么?

  幼兒l:因為螃蟹兇。

  幼兒2:它有大鉗子。

  幼兒3:要夾人。

  2、教師說:今天教師和你們一起玩螃蟹好嗎?(好)不過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鉗子。

  幼兒觀察螃蟹:

  幼兒1,只看不動手。

  幼兒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兒3,用手碰一下馬上縮掉。

  幼兒4,拿起一旁的筷子夾著玩,夾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兒坐在地毯上。

  教師問:玩得快樂嗎?(快樂)

  教師說: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教師又問:螃蟹長得什么樣子?

  幼兒自由談,教師巡聽。

  幼兒1,背上有殼,是灰黑色的。

  幼兒2,有眼睛,燒熟了是紅色的。

  幼兒3,有三只腳。

  幼兒4,不對,有四只腳。

  4、教師說:螃蟹到底有幾只腳?大家去數一數。

  5、教師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點數。

  教師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細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樣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只等。

  活動中幼兒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動中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從多個方面進行觀察,學習一些科學知識,使他們在以后的探索活動中更加聰慧。

  不過在活動中覺得“數活螃蟹腿”這個環(huán)節(jié)較有難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進行。

  專家點評:

  把本活動列為生活活動,可能更加貼切。從整個過程看,并沒有什么太難的知識點,但教師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體現的是大班幼兒應有的求知學習欲望,這一點,是值得大家借鑒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一定每次都有眾多的難點要突破,只要能激發(fā)求知欲望,萌發(fā)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活動都是好活動。

  反思與討論:

  這個活動曾為小班設計,現設計為大班活動,你認為還應做哪些修改與補充?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06-20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02-21

大班幼兒園教案07-18

幼兒園教案大班11-10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10-31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7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7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9-08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