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Cu對大麥和玉米的毒性效應
通過發(fā)芽試驗及幼苗生長試驗研究了重金屬Cu在5、10、25、50、100mg·L-1濃度下對大麥和玉米的生態(tài)毒性效應,比較分析了大麥和玉米對Cu脅迫的敏感性.結(jié)果表明:對于發(fā)芽試驗,當Cu濃度在25~100 mg·L-1時,處理組與對照組相比發(fā)芽率明顯降低(P<0.05).而對于幼苗生長試驗,在0~5mg·L-1時,Cu對植物幼苗的生長沒有顯著作用,在10~100mg·L-1作用下,根長、株高及根干重與Cu2+濃度呈顯著的負相關;可溶性蛋白含量、葉綠素a、葉綠素b及葉綠素a+b在Cu為10~100 mg·L-1作用下,與對照相比均顯著降低(P<0.05).玉米對Cu脅迫比大麥稍微敏感;各項指標的敏感性依次為:可溶性蛋白>根伸長>葉綠素>根干重>發(fā)芽率>株高>地上生物量.與其他指標相比,可溶性蛋白指標對Cu脅迫最具有敏感性,可作為Cu污染的生物標記物.
李培軍,劉宛,LI Pei-jun,LIU Wan(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tài)研究所,遼寧,沈陽,110016)
刊 名: 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ISTIC PKU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年,卷(期): 2006 25(2) 分類號: X503.231 關鍵詞: Cu 土壤污染 玉米 大麥 毒性效應【Cu對大麥和玉米的毒性效應】相關文章:
水環(huán)境中氯丙嗪污染對鯽魚和大型蚤的急性毒性效應04-26
水體中重金屬鎘和鋅對大型蚤聯(lián)合毒性效應的初步研究04-26
鎘-菲復合污染對蚯蚓急性毒性效應的研究04-27
EuSr2RuCu2-xZnxO8中Zn對CU的替代效應04-27
稀土廢渣及其產(chǎn)品對孔雀魚的遺傳毒性效應04-25
Cu2+對柵藻和魚腥藻增殖的影響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