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與學轉型難點”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聚焦教與學轉型難點”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聚焦教與學轉型難點”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公頃和平方千米
姓名
譚開鳳
工作單位
悅樂鎮(zhèn)中心完小
年級學科
四年級 數學上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學難點內容分析(簡要說明課題來源、學習內容、知識結構圖以及學習內容的重要性)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P34~37頁,
公頃與平方千米是兩個較大的面積單位,經常用于計量較大面積的土地。教材安排了兩道例題和一個練習,分別是認識公頃、認識平方米,了解和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并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二、教學目標(從學段課程標準中找到要求,并細化為本節(jié)課的具體要求,目標要明晰、具體、可操作,并說明本課題的重難點)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
2、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會進行單位換算。
3、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數學思考。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使學生經歷觀察、想象、發(fā)現、交流等數學活動的過程。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學生對預備知識的掌握了解情況,學生在新課的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如何設計預習)
單憑頭腦想象1公頃是很困難的,學生已有了豐富的想象力,但是學生的表述可能只會用“很大”“非常大”等詞語來表述,不能完全在大腦建構知識,所以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根據教材的安排,讓學生通過觀察、計算、推理和想象等來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
四、教學過程(設計本課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明確各環(huán)節(jié)的子目標)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與數學有關的信息,現在我們就來個“就地取材!
1、這個文具盒的表面積大約數2( )。
2、我們這本數學書的封面的面積大約是300( )。
3、黑板的面積大約是( )。 剛才我們都講的是面積單位。
繼續(xù)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學校的占地面積是2( )?
(引入課題)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身邊的物體表面面積入手,復習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三個較小的面積單位,并導入本課。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教學例1.
(1)、提問:一公頃到底有多大?公頃和平方米之間到底又怎樣的聯(lián)系?請同學們自己看教材第34頁例1.(教師巡視)
(2)、誰能把自己看教材的收獲和大家交流一下?
(3)、從推算的結果看,說明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4)、同學們,讓我們親自來感受一下1公頃的大小吧。 (帶學生到操場上量出邊長是10米的正方形,讓學生算出邊長是1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00平方米。)
(5)、算算1公頃包括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學生走出教室,充分利用熟知的事物體驗1公頃的大小,通過推理、想象和實際操作,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推算更大物體面積的解決策略。鼓勵學生關注身邊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2、教學例2.
(1)、猜猜1平方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2)、1平方千米是多少公頃?
(3)、平方千米是比公頃還要大的面積單位,我國的陸地領土面積約為960平方千米,我們已知的鳥巢面積約是20公頃,那么多少個鳥巢的面積約是1平方千米呢?
【設計意圖】:平方千米也是學生生比較生疏的單位,聯(lián)系學生熟悉的事物,根據一定的推理和計算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
三、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設計意圖】:梳理知識脈絡。
四、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1公頃=( )平方米
1平方千米=( )公頃
20000平方米=( )公頃
800公頃=( )平方千米
B類
一個長2000米,寬1500米的長方形果園,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千米?
【設計意圖】:考察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檢驗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師的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設計(針對學習流程,設計教與學的方式的變革,配置學習資源和數字化工具,設計信息技術融合點)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與數學有關的信息,現在我們就來個“就地取材!
1、這個文具盒的表面積大約數2( )。
2、我們這本數學書的封面的面積大約是300( )。
3、黑板的面積大約是( )。 剛才我們都講的是面積單位。 繼續(xù)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學校的占地面積是2( )?
(引入課題)
學生興趣高漲,積極回答問題。
結合學生
的生活實際,從身邊的物體表面面積入手,復習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三個較小的面積單位,并導入本課。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教學例1.
(1)、提問:一公頃到底有多大?公頃和平方米之間到底又怎樣的聯(lián)系?請同學們自己看教材第34頁例1.(教師巡視)
(2)、誰能把自己看教材的收獲和大家交流一下?
(3)、從推算的結果看,說明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4)、同學們,讓我們親自來感受一下1公頃的大小吧。 (帶學生到操場上量出邊長是10米的正方形,讓學生算出邊長是1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00平方米。) (5)、算算1公頃包括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
2、教學例2.
(1)、猜猜1平方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2)、1平方千米是多少公頃?
(3)、平方千米是比公頃還要大的面積單位,我國的`陸地領土面積約為960平方千米,我們已知的鳥巢面積約是20公頃,那么多少個鳥巢的面積約是1平方千米呢?
學生自己看教材。
學生交流匯報。
1公頃=10000平方米,他們之間的進率是10000.
分小組測量,學生經歷觀察、動手、計算、操作等活動,推理得出結果:10000÷100=100(個)即1公頃相當于100個這樣的正方形的面積。
生經歷猜測、計算、交流、回答等活動過程。
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
讓學生走出教室,充分利用熟知的事物體驗1公頃的大小,通過推理、想象和實際操作,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推算更大物體面積的解決策略。鼓勵學生關注身邊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平方千米也是學生生比較生疏的單位,聯(lián)系學生熟悉的事物,根據一定的推理和計算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
三、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交流各自的體會
梳理知識脈絡。
四、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1公頃=( )平方米
1平方千米=( )公頃
20000平方米=( )公頃
800公頃=( )平方千米
B類
一個長2000米,寬1500米的長方形果園,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千米?
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練習題。
考察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檢驗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師的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教學評價設計(創(chuàng)建量規(guī),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也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通過本節(jié)課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了解和掌握了公頃和平方千米,并會進行了簡單的單位換算,也學會了一定的數學技能。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掌握本課的知識點,我在教學活動中采用了“體驗、觀察、操作、推理”等方法,如在進行對公頃的認識的學習活動中,我將學生按照分好的小組帶到操場上進行實際操作,通過用體驗活動來幫助學生建立概念,并給出實實在在的拓展。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我深刻地認識到知識的形成過程是需要過程的,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體驗、觀察、動手、思辨的過程。
若重新來講本節(jié)課的話,我會調整教學內容,將本節(jié)課的內容由1課時分為2課時,在課時和內容安排上更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七、教學板書(本節(jié)課的教學板書)
“聚焦教與學轉型難點”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科目:語文 內容:柳葉兒主備:徐盛國 審核:語文備課組 時間:2016年3月1日
學習目標
1.道德目標:體會課文“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的內涵,感悟到苦難是一筆財富,正確看待生活中的磨難,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2.情智目標:
①感情目標:體會一些語句包含的感情。
②認識目標:體會文章生動描寫的方法。
重點
體會課文“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的內涵,感悟到苦難是一筆財富,正確看待生活中的磨難,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難點
體會文章生動描寫的方法
自主學習
一、互閱作業(yè):
給下列生字注音
捋下來 勒緊 兀 地
攥干 一茬 涼颼颼
噌噌 微澀 逞 能
二、感情調節(jié):對于柳,很多文人墨客寫下了詠柳的名句。聽,“兩個黃鸝鳴翠柳”;看,“絕勝煙柳滿皇都”;賞,“客舍青青柳色新”。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與柳有關的詩句嗎?當代作家宋學孟先生在一個特殊的年代里,與“柳”有了親密的接觸。那么他又會怎樣描繪“柳”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宋學孟先生的作品《柳葉兒》,看看我們會有什么收獲。
合作探究
(一)自學內容一:整體感知,理解主題。
1.圍繞柳葉兒,作者回憶了童年的哪幾件事?試在“柳葉兒”前加一個動詞來概括。
搶柳葉兒、吃柳葉兒
2.這兩件事,給童年的“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個字來回答。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說一說柳葉兒為什么會給他帶來這種感覺?
明確: 樂:一“樂”是能顯示自己上樹爬高的本領。二“樂”是搶柳葉兒的情景。三“樂”是吃柳葉兒。
知者加速:而立之年的作者回憶自己8歲時的經歷,他仍然只品到童年時的“樂”嗎?如果沒有,那么他又品出了什么滋味呢?(“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你能否從文章的字里行間讀出這種滋味呢?
展學
1用一句話來概括文章的內容?
2作者圍繞“柳葉兒”的哪幾個方面來講的?試在“柳葉兒”前面加一個表示動作的詞來概括
當堂檢測
①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陽出來之前,露珠兒還在樹葉兒上的時候,就去搶樹葉兒的。近處的搶完了,就往遠處。
②天蒙蒙亮,眼睛還沒有睜開,早春的空氣里是一片濕潤的(A)。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踩著村邊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飄著一團淡淡晨霧的小河邊。河水緩緩地流著,平靜得連一個泡沫都沒有,只有遠處的小石橋下,偶爾傳來一兩聲“嘩啦嘩啦”的'水響。三叔先找到一棵樹,大概認為值得上吧,就叫我過去。我走過去仰頭看看,一下甩脫了鞋。腳丫子猛地踩到(B)的硬地上,牙齒都咯嘣咯嘣響。我趕緊把褲帶勒緊,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樹干,緩一緩勁,便颼颼地爬上去。衣服扣子開了,肚皮蹭著了樹干,涼颼颼的。樹上的露珠滴進脖子,滾下去,通身又是一陣(C)。
③我從上面折了樹枝往下扔,三叔仰著頭在下邊撿,一會兒便折下來一大抱。這時候,太陽出來了,老遠老遠淡青色的天邊上,兀地跳出半輪鮮紅,那紅光便立刻遠遠地罩過來,像要把人化了進去。我看癡了,三叔便仰頭問我:“你看什么?”我說:“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
(1)把“冰涼、清涼、陰涼”填入選段的空白處。(3分)
A. ________ B. ________ C. ________
(2)我和三叔一大早去搶樹葉是因為( )(1分)
A. 早晨的樹葉兒沾著露珠,又嫩又新鮮。
B. “搶”其實是偷,不能讓別人看見。
C. 搶的人太多,爭取在別人之前搶到。
D. 樹葉兒是難得的美味佳品,營養(yǎng)豐富。
(3)第(1)節(jié)中連用兩個“搶”字,恰當嗎?請你說說理由。(2分)
(4)在第(2)節(jié)中用“ ”劃出環(huán)境描寫的語句。(1分)
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
【今昔對比】以前的人們是尋求溫飽,要滿足最基本的生存問題,而現在的人們卻是因為感到新鮮,想要去嘗試,或者是追求綠色健康。正是由于社會的變化,時代的變遷,才造成了過去和現在的不同。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感激這和平的、物質豐富的現代社會,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牢記歷史,期待更美好的未來!
“聚焦教與學轉型難點”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
“聚焦教與學轉型難點”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大數的改寫和省略》
姓名
王燕
工作單位
大關縣悅樂鎮(zhèn)里底村完小
年級學科
四年級數學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學難點內容分析(簡要說明課題來源、學習內容、知識結構圖以及學習內容的重要性)
使學生掌握改寫、省略的方法。
二、教學目標(從學段課程標準中找到要求,并細化為本節(jié)課的具體要求,目標要明晰、具體、可操作,并說明本課題的重難點)
1.使學生掌握把整億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四舍五入省略“億”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重點)理解改寫與省略的相同與不同。能夠把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改寫方法遷移到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難點)
2.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讓學生感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樂趣。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學生對預備知識的掌握了解情況,學生在新課的.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如何設計預習)
學生基礎較差,改寫和省略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一對概念,學生課后錯誤較高。因此我和學生一起來研究這兩個概念的區(qū)別: 1、改寫不改變數的大小,省略改變了數的大小。2、改寫使用直等號,省略使用約等號。此外,題型也有區(qū)別,改寫題型有“將下列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而省略的題型有“省略最高位(或萬位、億位)后面的尾數求出近似數”,應根據不同要求,寫出正確結果。
四、教學過程(設計本課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明確各環(huán)節(jié)的子目標)
1.使學生掌握把整億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四舍五入省略“億”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重點)理解改寫與省略的相同與不同。能夠把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改寫方法遷移到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難點)
2.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讓學生感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樂趣。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設計(針對學習流程,設計教與學的方式的變革,配置學習資源和數字化工具,設計信息技術融合點)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看數位順序表
看數位順序表,說一說從數位順序表中可以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識(從數位順序表中可以知道從右邊起第一 位是個位,第五位是萬 位,還可以知道從個位到千位組成個級, 從億位到千億位組成 億級)。 讓學生回答億以上數 的讀法法則。做練習第 28頁第5題。 寫出下面各數: 四千八百三十二萬 二萬八千五百八十七 七千零三萬五千 學生寫數匯報
再次回頭反思學 習過程,引導學生 關注學習過程和 方法,使學生感受 到學習的樂趣。 復習舊知識,為學 習新知識做準備
讓學生寫數
讓學生回答億以上數
的讀法法則。做練習第
28頁第5題。
寫出下面各數:
四千八百三十二萬
二萬八千五百八十七
七千零三萬五千
學生寫數匯報
使學生掌握把整 萬的數改寫成以 萬為單位的數的 方法 鞏固改寫的方法
練習
觀察圖,了解紅白細胞的作用
每人讀數
這兩個數都是整萬的數
小組討論
嘗試把整萬的數改寫
成了以萬作單位的數。
獨立完成后交流改寫的方法
使學生掌握用四 舍五入省略“萬” 后面的尾數求近 似數的方法。 通過練習,鞏固改 寫和省略的方法。 進一步理解近似 數的含義和在實 際生活中的作用。
六、教學評價設計(創(chuàng)建量規(guī),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也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1、會把億以內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會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數,理解改寫與省略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在經歷探索方法的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運用比較的方法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運用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良好情感。
七、教學板書(本節(jié)課的教學板書)
【“聚焦教與學轉型難點”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問題10-19
語文信息化教學設計的要素與方法06-24
《赤壁賦》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09-25
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通用6篇)09-12
面試應聚焦于你的優(yōu)點09-18
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教學設計心得體會(通用10篇)08-20
職場新人轉型的絕招07-13
科目一考試難點06-24
鄧亞萍《轉型,從零開始》07-11